查看完整版本: 李小龍教你練肌肉
頁: [1] 2

kotacy 發表於 2009-7-23 09:24 AM

李小龍教你練肌肉

練肌肉記住小龍哥一句話:光有理論還不行]必須用於實踐;光有決心還不行,必須付諸於行動 。這是他生前最著名的一句話。

                  李小龍的健身秘密公開  
                        
                       
                  本文原載於美國《肌肉與健美》雜志1994年3月號。《肌肉與健美》雜志由世界健美聯合會主辦,是國際上最權威的健美專業雜志,本文作者是美國著名李小龍研究家、李小龍夫人琳達女士授權的李小龍筆記與遺稿整理人、“振藩截拳道核心”的主要成員、《肌肉與健美》高級記者約翰.立托(John
                  Little)。   
                        
                  本文以詳實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生動細膩的筆觸,全面總結、分析了一代傳奇功夫大師李小龍塑造鋼鐵般超人體魄的幕後秘奧與訓練歷程。文章甫經面世,便受到世界各國讀者的熱烈歡迎,對不少國家的武術與健美專刊還先後翻譯、轉載過本文。今特意根據美國原版《肌肉與健美》雜志將這篇重要的參考文獻全文譯出,以飨廣大讀者.
                                             
                       
                  有關李小龍的傳說數不勝數,這當中有些是真實的,有些則是由於敬畏而“派生”的——如他可在1卅25秒內擊中1米以外的目標,以及  
                  李的老對手和好友查克.羅禮士曾目睹過李使用筷子絕技將幾粒米飯拋向空中,然後用筷子一一夾住等誇張的說法。更有荒謬的傳說,說到李小龍曾把一個人的心髒用手一把挖出並在那人倒下之前給他看。但凡是看過李小龍主演的影片和親眼目睹過李小龍功夫的人,都會有一激動和回味,都會被他那“野性”的才能折服,為他獨特的魅力傾倒。李小龍可能是20世紀最傑出的功夫家。他那難以置信的超強爆力,感染著全世界億萬傾慕者,並繼續感染著新的崇拜者、業余武術愛好者,甚至連職業拳擊手、NBA明星球員和健美明星們都公開承認他們對李小龍的崇拜和對其超人素質的敬仰。
                  
                       
                  李小龍的絕招還有他的“寸拳”。他擊出的“寸勁”可將一名體重45公斤以上的人擊出相當一段距離。泛美柔道冠軍海沃德.小本曾領教過這種拳的滋味,每當一提起這件事他就不無傷感地說,怎麼也沒想到李的拳頭竟如此厲害。當時他從後面抱住李,以為李動彈不了,沒想到李只抽動了一下身體,回頭就是一拳,小本只覺得自己飛行一段後撞到牆上再摔倒在地上,就這一拳使小本躺倒很久才恢復。和李小龍同時期的武林高手一談到李都有一種恐懼感,特別是李小龍的速度。他們共同的感覺是發現李小龍出奇地快,並能夠事先察覺對手意圖,即使是和對手同時出擊也是李先擊中對方。李小龍的另一名徒弟道格.帕爾默是這樣評價他師傅的:“布魯斯的全盛期就像麥克爾.喬丹和默罕默德.阿裡一樣稱霸於自己的領域,不是別人不行,而是他實在太出色了。”
                    
                  有氧訓練計劃   
                     
                  李小龍的超人天賦是顯而易見的,他的體格可使任何健美運動員為之羨慕,他的所有計劃都是以改進肌肉線條為目的。李小龍認為,通過長期訓練身體最大肌肉群結合有氧練習的方法,可達到最大限度消耗脂肪的目的。李小龍是有氧練習的積極倡導者,在健美界還未認識到有氧練習益處之前,他就熟知並積極采用,有時還在力量練習後進行有氧練習,他當時運用較多的計劃是15~45分钟內跑3~10公裡。鮑勃.沃爾回憶說:“布魯斯的8公裡跑得還不錯,有時他會給自己出難題,有時會後退跑;有時會在大風天時跑;有時跑一公裡,走一段,再跑一公裡。”鮑勃說:“每次和我和他跑步都是一種受罪,布魯斯是名全能運動員,和他一起練習容易,他在任何練習中都好強。”另一名曾和李小龍一起進行過有氧訓練的是卡裡姆.阿布杜爾.賈巴爾,這位美國NBA前超級明星回憶說:“當我們在1970年夏天一起訓練時,我們經常在李小龍家附近的洛杉矶貝爾空港羅絲蒙德大街頭跑步,有時我也跑山路,然後進行健美練習,有時他也采用騎45分钟固定自行車,直到渾身大汗為止。”
                    
                     
                  赫伯.傑克森回憶說,布魯斯在騎固定自行車時會系上一根韋德腰帶(類似於一種桑拿帶),他說:“那是氯汀橡膠制作的黑色腰帶,他在練習前把它系在腰上,練習後不久開始加壓,只看到汗水像溪流一般淌下來,李感覺到這種腰帶對減少腰腹部脂肪很有效,不管他這種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他身上的確一點脂肪也沒有。另一項布魯斯喜歡的練習是跳繩。”丹.伊魯山度也說:“布魯斯非常喜歡閱讀健美雜志,除收集健美練習計劃外,還不斷地尋找適合他的運動營養補給品,如果發現一種新的品種,他就會馬上買來,嘗試是否有效,如果不適合他的話,他就立刻選用另外的品種,他永遠都在進行實驗。”
                    
                  一名本能訓練者   
                       
                  李小龍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通過自己實踐得出的。他曾經說過:“反思自己的經歷,吸取精華,棄掉糟粕,這就是我獨特的訓練方法。”他在60年代末初步形成自己的訓練體系,為日後的深厚功底打下了基礎。所以在70年代初期他已在為一名“本能訓練者”。正如喬.韋德說的:“一個人在一個訓練階段或訓練日,本能地感覺到自己該練什麼,自己的身體需要什麼,身心達到一種入境的程度,這就是走向完美的開始。”
                    
                       
                  李小龍在70年代初的訓練完全是一種“本能”的訓練。鮑勃.沃爾在李小龍死後數次去過李在香港的家,他說:“李的每個房間都有幾種健身器械,他一有空就練幾下,他的車庫,對了,他從來就沒有在車庫裡停過車,因為裡面全都是健身器材,到處都是槓鈴和啞鈴,他時刻都在練習。”沃爾說,那個時候李采用的是“兩練兩休”方法,但有時計劃也有所改變。一般情況下每項練習3~6組,每組15次左右,這個時期他的環索練習較多,每次練習都包括各種角度的環索練習,他一直在探索著不同的方法。
                    
                        
                  曾經拜李小龍學過武藝的黃錦銘回憶說,李經常進行不同角度的腹肌和上肢力量練習。他的臥推練習很像韋德“輕重訓練原則”的應用———用72公斤重量進行3組,每組10次臥推,再用45公斤重量進行20~30次臥推,然後調高或調低臥推凳進行不同角度的練習。黃錦銘還補充說,李還有一種獨特的“短距力法”,如在臥推時手臂只彎曲8厘米,然後再爆發用力推直,有時還做一些等長收縮練習。遺憾的是,雖然李小龍的本能訓練計劃和經驗的確具有寶貴的價值,但是現存的記錄卻少得可憐,大多數的資料和記錄都只限於他逝世前幾年。琳達.李說,布魯斯的體格在1971年下半年已達到最佳狀態,她說李小龍從1972年以後因片約太多和其他事情,訓練時間相對少了。她想了一下又說,那期間是一部片子緊接一部片子,回到香港後更是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健美鍛煉。
                    
                    柔韌———武術家必備的熱身訓練   
                       
                  李小龍另外一項健身計劃的基本要素是柔韌性練習,李堅信訓練前的熱身和柔韌練習是全部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他的柔韌練習始終都堅持進行,這項練習從他年少練功時就開始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後來一次意外使他永遠記住了那次教訓,那是在1970年。有一次他想“偷懶”,在未作任何准備和伸展活動的情況下去練習槓鈴,導致第四腰椎受傷,神經受壓,這是李小龍生平所受的最為嚴重的運動傷害。這次教訓對李小龍來講是最深刻的,他在醫院裡足足躺了3個月,再糟的是,醫生告訴他今後不能再做踢打動作和練習,雖然李小龍後來經過實踐否定了醫生的“判決”,但是他永遠不會再忽視准備活動的重要性
                  
                  李小龍最犀利的招數   
                       
                  全世界武術界的“行家”和影迷,普遍都有一個這樣的觀念————“是否李小龍真的這樣能打?”李小龍真的是這麼能打嗎???  
                  李小龍自稱他的武功是“截拳道”。這個名稱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初時並非稱作截拳道,而叫“節拳”,換句話說,他認為自己的拳腳是從各門各派裡面比較出色的拳種抽取許多節,接駁而成,後來他成名了,覺得每種拳術抽出一節出來究竟有些不妥,索性把節字稱作“截”,截擊的截,當然有勁得多了。後來他打出了名氣,截拳道就變成新的門派了。我認為他在拳術方面是有了成就,因為他含有創造性。今日的李小龍只是在演技方面給人欣賞,但在美國由擦鞋童變成餐廳侍役,又再變成教頭的李小龍才是真正的李小龍。
                     
                     
                  據他說,他在美國搬過十七次家,原因是有許多人登門打架,那些人可能是仇家,也可能慕名而來,纏住他非打不可,他能夠把對方制服,並非全靠一雙腳,可是,喜歡李小龍的戲的所有影迷都是為了欣賞他的腳法而購票入座的,關於這點,李小龍認為他們只是一種錯覺;真正打得的人,一定是全身各處都能夠展開攻勢的,並非限於一雙腳。
                  
                  “勾漏手”---即封即打、即打即收、連消帶打,那是很難用文字能形容出來的,但可以想像得到。他一出手就封住對方的手腕,用另外一只手由下邊翻到高處去,打對方的額角,又再沉下來,那時對方另外一只手出擊,剛剛給他制住,用來封住對方右腕的手,又向對方身上進攻了,他每一只手都可以又封又打,那是截拳道的特征。至於“李三腳”,並非說他一腳就可以由低處踢到高處,連發三腳,把對方打倒,而是說他有三次轉身踢腳,每一次轉身所踢的腳,角度都不同,那一條腿能夠踢到一半然後決定該向高處或低處出擊,快如閃電,連續三次轉身,每一腳的角度不同,對方如果不是精於騰挪躲閃的話,實在不易招架得來,勉強用手招架,那就吃了大虧,原因是腳長手短;再者,一雙手合攏的力量遠比不上一條腿那麼有勁,在這種情形下。兩三個人圍攻李小龍,都會給他擊倒,當然是意料中事。
                    
                     
                  李小龍堅持每天必然跑步三十分钟以上的,初時慢,後來快,那是“練氣”。另一方面,他的手可以從許多個角度去打沙包,任何一處幾乎用棒去撞擊,也不覺得痛,特別是十只手指,普通人簡直沒法用牙齒咬痛它。他的腰勁也是無可比擬的。由於他的腰部有勁,不管他用手或用腳展開飛身技擊的一些絕招,對方都受不了。李小龍是以前名伶李海泉的公子,他演戲的時候,仍然有點诙諧的扮相,那是上一代的遺傳。
                    
                      
                     
                  “沉拳”----就是最沉重的一拳,西洋拳習慣了“沖打”,反而打不出勁力。李小龍是在十分近的距離發拳,拳頭剛剛打出去,他就車身轉馬,由弓式變成四平大馬,那一拳可以把他的腰勁也打出去,當然是特別沉重了,直到現在,加拿大的拳擊協會還替他保持世界性的發拳沉重最高紀錄。世界性的拳勁紀錄是用體重作為等級計算,李小龍的體重經常保持一百四十五磅,換句話說,空手發拳,在那一個等級之內沒有人能夠超過他,至於體重超過二百一十磅的世界拳王,不是那一級,不能相提並論。世界拳王傳利沙,一拳打在拳力計算機上面,有四百五十磅,李小龍打出的一拳,有三百五十磅,都是不戴拳套打出去的,不妨一知。
                     
                    
                  如果單是用拳勁衡量一個拳師戰斗力的高低,李小龍並非登峰造極,可是,真的搏斗並非限制用拳的,雙方都可以用腳,那又另當別論了,專家認為李小龍倘若踢出他的連環八腳,單對單,他可以擊退任何人。原因是腳的變化比較多,踢的勁特別沉重。當年李小龍在美國之所以能夠聲譽鹘起,並非純靠他跟持刀的南美洲飛仔作戰獲勝,更加重要的是他在美國加州上過電視,表演腳法。
                    
                     
                  李小龍那身結實的肌肉,令人敬畏的線條輪廓和難以置信的爆發力,本身便代表著一種神威和氣勢,他的瞬間打擊力是舉世無雙的。李小龍身高5.7英尺,體重135磅,以他這樣輕的體重和略矮的身體,卻擁有出乎人們意料的超人的破壞力和殺傷力。所和李小龍接觸過的人,包括一些世界拳壇頂級高手都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以每磅體重計算,李小龍肯定是世界上攻擊力量最強和動作速度最快的人之一,尤其是他的“寸勁拳”之運用,更可稱得上是世界第一。李小龍本人生前亦曾說過:“我的全部武功精粹概括起來只有兩點————近身與發力。如果有人學到了它們,則不管面對何種類型的對手,都能夠像閃電般地貼近對方,並以霹雳般的重擊將對手擊倒。”“美國跆拳道之父”李峻九對李小龍的寸勁拳的評價是:“挨他拳的人,一定會昏倒。”
                     
                   寸勁拳的運用原理   
                       
                  李小龍曾說過,不管你學習任何武功,如果它不能將速擊倒對手,就沒有任何實戰價值,特別是對於一些體格好、意志又堅強的西方格斗者,
                  
                  用拳在瞬間入裡透內地痛擊他們遠比擊倒他們更具威脅力。毫無疑問,在格斗中擊敗或擊倒對手的時間愈短,則自身的安全性就越高,這就意味著你的技術必須精簡、直接,亦即講求效率,而“寸勁拳”則又正好符合這一原則。李小龍宗師就這樣從實戰出發,並在詠春拳的基礎上,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以本能反應為主導與潛能最大發揮為主體的,至簡、至靈、至威、至猛的截拳道之寸勁拳訓練法。也可以這樣說,李小龍的寸勁拳已大大不同於傳統詠春拳中的寸拳,因為他的寸勁拳不僅保存了詠春寸拳的優點,更大膽地將中國武術中一些內家拳法的訣要融入基中。所以,李小龍的寸勁拳可以代表整個武術,而詠春寸拳則只可代表詠春。正因為李小龍宗師進行了大師進行了大量獨特的改進、創新與升華,才使之脫胎於傳統而不同於傳統,也由此使寸勁拳更易實際應用、更修習與更具強之摧毀之力。
                  李小龍在教授木村武元、伊諾山度等嫡傳名弟子練習寸勁拳時,曾經這樣說過:“任何一位武術愛好者與一位偉大的武術家之間並沒有不可跨越的鴻溝,他們的差別只是努力的方式與程度不同,而這個鴻溝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為從理論上講,人的潛能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而寸勁拳的訓練與運用就是潛能發揮的具體表現。”接下來,李小龍又給大家舉了一例子:一位農夫的兒子由於不能夠熟練駕駛一輛車子,故而翻到了水溝裡了,這位農夫身材並不高大,但他卻毫不猶地跳進了水溝,並把雙手伸到車下,把車子抬了起來,讓另一位跑來援助的人將自己的兒子從下面拽出來。事後,農人對自己的力量難置信,便再去試一次,結果根本就動不了那輛車子。給他兒子檢查身體的醫生則說這是奇跡。醫生解釋說,身體機能對緊急狀況產生反應時,腎上腺就會大量地分泌出激素,並傳遞到整個身體,進而使峰全產生出額外的能量。這就是醫生做出的惟一解釋。
                     
                       
                  上述這個實例至少說明了一個道理,即人在絕境或遇到險情的時候,往往會發放出不尋常的力量來。而李小龍就是將這種不同尋常的力量漸臻佳境,從而可以隨時隨地施展出來。事實上,人的潛在能量的確猶如一座待開發的金礦,蘊藏無窮,價值無比,而我們每個武道研修者又都擁有一座存有潛在能量的金礦。但是,由於沒有進行各種有效的發掘訓練和沒有具體展現的形式,所以每個人的潛能從未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寸勁拳”產生威力的外在原因   
                     
                  所謂“寸勁拳”產生威力的外在原因,是指通過一些外在的訓練手段來達到出拳強猛或使每一部分肌體都能“出功夫”為目標的。也就是說,進行訓練並不僅僅為了使肌肉漂亮,更重要的是,必須使其具備有足夠的殺傷力與破壞力,借此重創對手。
                     
                    李小龍認為,人體首先應具備良好的速度、靈敏、柔韌和攻擊准確性,然後才是應具備最大的絕對力量。“寸勁拳”從表面上看是局部力量的發放,但實質上是全身協調發力的結果。對此李小龍也曾舉例說過,一個能臥推400磅(約180公斤)的人,可能在重器械項目(如鉛球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然而卻無法協調動員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以展現其攻擊力。也就是說,李小龍過人的力量和極快的速度,再結合出色的身體協調配合能力,方使他成為近身發力或埋身搏擊中的佼佼者。李小龍看上去雖略顯精瘦些,但只要其舉手投足,殺傷力都是足以致命的。
                     
                     
                  為了訓練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李小龍把素質提高和技術練習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從而使本身已很高深的武功升華到了幾近完美的境界。李小龍對“寸勁拳”的練習確實到了“發瘋”的地步。伊諾山度回憶說,李小龍在訓練中經常手持啞鈴進行“寸勁拳”打擊練習,而且每次練習12組,每組100次,雙手依次先後持1、2、3、5、7和10磅重的啞鈴進行“金字塔”形遞增6組,然後再依次遞減重量,進行6組實戰應用技術模仿練習。李小龍曾讓筆者和他一起訓練過一次,哇,練習後三角肌和手臂竟是如此地酸痛。
李小龍教你練肌肉 2


在“寸勁拳”的訓練過程中,李小龍還很注重前臂的訓練,因為“寸勁拳”力量的發放點雖是拳面,但其力量卻來自於身體。也就是說,手臂是全身整體勁力運送至拳面的一個重要的運載或傳送工具。琳達亦曾說過,李小龍對前臂的練習(特別是腕關節的練習)到了“入迷”的地步,因為“寸勁拳”的有效發揮對前臂與腕關節的要求較高,需要擁有特殊的運腕技巧。如果你的腕關節未能承受住巨大的緩沖力的話,則“寸勁拳”將絕無效果可言。
                     
                     
                  在“寸勁拳”的整體訓練過程中或在整個截拳道的訓練系統中,鍛煉前手臂及腕關節的方法很多,但據宗師的嫡傳弟子喬.劉易斯所說,李小龍當年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將34公斤重的槓鈴直臂水平前伸,並靜止控制30秒钟。當然,這對一名體重僅60多公斤的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即使是一個體重達90公斤重的人都不一定能做得了。
                  此外,李小龍在美國的首位弟子傑西.格洛弗亦曾回憶說,李小龍還常用拉負重滑輪、拳頭下擊沙箱及用短繩系30公斤重的啞鈴進行“卷腕”練習,以進一步強化前臂。最後,傑西.格洛弗又補充說,李小龍之所以注重前臂及腕關節的訓練,是因為他認為要使拳頭爆發出強大的力量,首先要使關節能夠承受住並傳遞出擊打時所迸發的強猛的力道。
                     
                                          “寸勁拳”產生威力的內在原因   
                       
                  在很多外行人看來,截拳道的拳法技巧與西洋拳擊相似,但這只不過是因為李小龍早年曾潛心研究過拳擊,並把其精華糅合到了自己的功夫中去的結果。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李小龍的拳法是優於西洋拳擊的,因其中蘊藏著深厚的中華武術功底,尤其是一些內家拳術中相當有價值的理論與技術,因為他亦曾用心研究過太極拳、形意拳與八卦掌等內家拳術。所以,要徹底剖析“寸勁拳”產生驚人的殺傷威力的真正原因,只從外在因素方面入手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相對於內在勁力的巨大功用來說,外力與外功僅能算是皮毛而已。
                     
                     
                  首先,“寸勁拳”十分講求內意的運用。而所謂的內意,就是隱於人的思維系統中的意念、意識,它無形、無象、無聲地深藏於靈魂之中,是決定一個人行動的關鍵因素。也就是說,你的每一個打擊動作都脫離不開意念、意識對肢體的指揮與調動作用。例如,當你想用拳打擊對手時,首先是心想,即通過心之發動而產生了打的意念和意識,而且這種意念與意識對對手來講,是毫無覺察的。當打的念頭一旦成為意志,即下了打的決心之後,則會眼、心、手結合而以意領氣,以氣催力,在外形肢體上形成打擊的動作。在“寸勁拳”的訓練與運用上,內氣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氣衰則勁力不充,且難以在最短的時間、最短的距離之內,爆發出巨大的殺傷力來。所以你在打擊時,若能使內氣貫注於攻擊點上,就能夠在一刹那間,由內氣的急劇轉動和聚集,而發出強大的震蕩力與穿透力來。衡量一個內家高手內功深淺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看他能否在最短的時間與距離內爆發出最大的勁力來。
                  
                       
                  你可能還沒有聽說過的另一個“寸勁拳”的竅要之處是內勁的運用。盡管李小龍也曾說過,在發拳時須在身體內部貫以“流動著的能量”,但卻有很多研習者認為這僅是一種理論上的要求。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內氣是內勁的發源之本,而且練習內家拳的人,平時也注重氣沉丹田,而發勁時則又同樣離不開“氣自丹田吐”。當然,無論是在平時的練習中,還是在實戰的運用中,對於勁力的發放都應當有所克制,不宜發放過多、過頻,因為如過多地發放爆發性的勁力,必會造成自身氣力的大量消耗而氣餒力竭,這一點李小龍本人的實例便已作了最好的說明。在這裡,我的意思是說,在平時練習時,爆發性力量的發放次數應適當地因人而控制,也只有養與蓄多於發與放時,人體才能有更大、更強猛的勁力產生,而不致走李小龍內功不繼的老路。因為從廣義的方面來講,練武的目的是要培元養氣以使身體健壯,若不懂得培元養氣之法,長久下去不但不能使身體健壯,相反還會傷害身體。所以,筆者有責任提醒所有武道研習者加以注意。“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話說得很好,道出了修習拳術的根本,只有真正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談得上運用於人,即將此種暗藏殺機的勁力在無意識之中突然作用在對手的要害部位上,以形成致命性的創擊。
                     
                     
                  關於“寸勁拳”打擊時勁力的發放問題,還可以再作進一步的探討。首先就是爆發勁力的速度愈快,沖擊力也就愈大;進攻對手的距離愈近,愈容易給對方增大防御和破解上的困難,而且時間越短,進攻就越易見效。其次,在打擊上還有一個時間性問題,也就是既不能爆發得過早,也不能過晚。若過早則會使爆發勁難觸其身,而難收其效;過晚又會形成過勢之拳,而根本沒有什麼殺傷力。所以在練習“寸勁拳”時一定要細心體會打擊的時機,如此才能爆發出如電閃雷鳴或爆炸般的“急中之剛脆勁”來。
                    
                                         “寸勁拳”訓練過程中對全身各部的要求   
                     
                  我們都知道,“寸勁拳”是截拳道中最為精細的拳法,它對技術和對拳理上的要求也相當高,如果我們不能明了其中的精細與竅要之處,而按一般的拳法要求去練習的話,則肯定無法打出高質量的勁力來。也就是說,我們如果像一般的教材那樣在“寸勁拳”的修習過程中,不懂拳理,不明道理,不明每一個精細動作的規范尺寸與角度要求,而盲目憑蠻力去練習的話,那麼即使苦練一生也打不出好的“寸勁拳”來。
                     
                     
                  在“寸勁拳”的打擊過程中頭部保持中正最為重要,因為頭為一身之主,而且欲保持中正不偏,還需做到“虛領頂頸”。發力時的以聲助力雖然重要,但也不用在每一個動作到達定點時都大聲吼叫,因為如發聲過於頻繁,則會使熱氣大量外散,造成入不敷出的虧氣現象。再者,在用“寸勁拳”打擊時,還應將牙齒咬緊,這樣不但可以增大全身的力量,還可使打擊目標時的勁氣與氣力更加集中,以增強“穿透力”,也就是傳統武學中所說的“牙欲斷筋”。事實上,當面前站著你的仇人時,你一定會把牙咬得很緊,而咬緊牙關後自會覺得渾身是膽、渾身是力,並會有壓倒一切的氣概產生,如此還能先從精神上去打擊對手。
                     
                     
                  根據李小龍的要求,若想打出高質量的“寸勁拳”,肩的作用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肩關節屬於“三節”中的根節,而且氣血、內勁能不能順利地通過肩而到於肘,再通過肘達於手,肩部的放松和緊縮將起著決定性作用。例如李小龍曾舉例說,人的內力的運用如水在一個水管中流過而節節推向攻擊點,但如果把水管的根部扎緊時,“流水”可能就無法暢通。對肩關節的鍛煉與要求一般是先求其放松,在氣血通達的前提下再逐步轉入沉肩的鍛煉,以使肩關節微微向下沉勁,從而促使人體的內勁和氣血下注於湧泉,上注於肘手,中蓄於腰脊。
                     
                     
                  李小龍的一些練功圖片雖然也從側面展示了肘關節在重擊中的重要性,但遺憾的是沒有較詳細的文字說明,因此筆者也只能根據他當年所記錄的一些綱要,並在其武學思想的指導下來完善其學說。在國術中,肘為中節,是承上啟下的轉換部位,所以中節絕不能空,如果肘關節的勁力一空,則整個上肢與軀體所蓄的勁力就會渙散。因為根節是勁力的發源之處,中節則是勁力的含藏之所,而梢節(手、足)才是勁力的終放之點。
                  
                  在“寸勁拳”的具體打擊過程中,基本的要求是“垂肘以求中正”,也就是肘必須有向下垂墜的勁,這也是為了使練習者能逐步地掌握既無前栽後仰之弊,又無空虛漂浮之病的關鍵所在。接下來,才是催肘以求發力,因為肩不催肘肘無力,肘不催手手不及,惟有以肩催肘,其勁氣方能貫肘,以肘催手,勁氣才能到手,亦即三節合一則整勁乃出。這也是李小龍出拳時產生威力的秘密之一。
                     
                       
                  腕為梢節,亦為連接手與臂的關節。在李小龍的“寸勁拳”中,它有獨特的作用和與眾不同的發力姿勢,這也是學習“寸勁拳”發力技術的重要技術環節。在出擊前,拳頭適度放松,手腕下塌而微微向下(圖292),在拳沖出接觸目標的瞬間,手腕才突然轉上並同時握緊拳頭發力,以拳之下端由正面打擊目標(圖293),其著力點是拳頭下部的三個指節。在這裡,李小龍之所以要求在出拳前應先下塌,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姿勢的作用在於能聚集勁氣於手部的神門穴與增大腕關節的支撐力量,如果以普通的姿勢去調整腕關節則勁氣所貫注的便不是“寸勁拳”所特別需要的神門穴而是集中於勞宮穴。勁氣注於勞宮穴的優點是長勁比較猛,但卻無法打出具有震動內髒的“寸勁”來。所以說,“寸勁拳”的特殊的運腕技巧,是“寸勁拳”發力加速的最後和決定性環節
                  
                     
                  切記,所謂截拳道的“成名武技”,實際上只是一個概念。概念是人類思維的一種形式,是概括大量個別現象的結果。李小龍稱截拳道就是人生,且如水一般川流不息,不時不在變,無時不在活動,不像死水般了無生氣。他生前亦曾多次表示,截拳不時在變,不時地在修正、融會與升華,甚至到了後期,他覺得他的武術系統叫截拳道也是一種限制,並想易名為“武道”。當然,不論他把自己的功夫叫什麼名字,不論截拳道有無完整的體系,其實截拳道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哲學思維,一門高深的藝術。正因為截拳道強調因時制宜,所以包括其中的成名絕技在內,都是難以定立永恆不變的規則的。它惟一的真理,就是永無休止的進化,以趨更完美的境界。...<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7786635 發表於 2009-8-12 11:52 PM

看的好累
李小龍真是練武功 練到瘋了
他真是個傳奇 真不可思議

hexiaoli 發表於 2009-8-13 06:30 PM

能感覺到自己該練什么?!他太強了...

c93yo6bp35k3 發表於 2009-8-14 10:43 PM

實際上只是一個概念。概念是人類思維的一種形式,是概括大量個別現象的結果。李小龍稱截拳道就是人生

截拳道應該就是武術界的free style吧?哈哈!

將你的身體化為流水一般!!

我覺得武術是一種可以練'但不可以現!

不過李小龍卻反其道而行!
只因為他夠強!
有讓人折服的能力!
他一直是我的偶像!

bluehippo6513 發表於 2009-8-16 12:23 AM

化武術為人生,在大師身上看到了原來武術也是一種哲學<br><br><br><br><br><div></div>

天魔神-恩萊茲 發表於 2009-8-21 12:35 AM

好強~ 真的    李小龍說的  必須快速擊倒對手   很像孫子兵法的戰法!!

zo6y931up666 發表於 2009-8-21 10:48 PM

看到這個我們還可以說什麼呢?
李小龍真的是個武術天才阿

jackalmaxer 發表於 2009-8-22 12:51 PM

好不容易看玩了~
只覺得他是武癡阿~
太強了~

秋本明 發表於 2009-8-27 05:20 PM

李小龍太強了
它是中國人的驕傲阿
喜歡武術的人
誰不喜歡李小龍
它是我的偶像

wenddy 發表於 2009-8-27 07:49 PM

看完才發現,有些東西都是老師上課曾經強調過的,看來要好好訓練自己了<br><br><br><br><br><div></div>

rocker780227 發表於 2009-8-27 10:03 PM

誇張!!

出拳速度1/25秒 等於0.04秒出一拳

果然任誰都會被他打好玩

aaaa10000 發表於 2009-8-31 08:59 AM

李小龍真的是個武術大師
太厲害了,可以練到行雲流水

jerry1112003 發表於 2009-9-1 02:11 PM

天阿...看的好累

原來他練了這麼多功夫

真是天妒英才呀..{:1_newtoo_sad:}

gn051500494 發表於 2009-9-1 03:26 PM

{:1_newsure:}好不容易看玩了~
只覺得他是武癡阿~

buick 發表於 2009-9-1 03:57 PM

打球真的要量力而為!!<br><br><br><br><br><div></div>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