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八極拳六大開指南
頁: [1]

s90082 發表於 2009-11-28 02:23 PM

八極拳六大開指南

流傳至今的八極拳已經形成12支不同風格的流派。但是,不管哪種流派,在最重要的六大開問題上,看法還是一致的,都認爲“六大開極其藝”,也就是說,六大開囊括了八極拳基本功與搏擊術的精華,是八極門的極品。因此,前輩們攜藝自珍,輕易不露六大開,即使是入門弟子,也難以得到全部真傳,甚至終生看不到六大開的拳理和演練,引爲憾事。隨著社會的進步,觀念的更新,此種狀況已有所改變。最近這幾年,武術刊物上出現了介紹六大開的文章,大家都對八極拳的核心問題給予關注並進行探討,試圖撩起六大開的神秘面紗。然而,因爲歷史的原因,在八極門衆多弟子中,真正明白六大開的人並不多,能夠全部掌握拳理和技藝的人更是寥若晨星。對於六大開,八極門人普遍是“不識廬山真面目”。筆者習練八極拳多年,自忖有明師的傳授和深切的體悟等有利條件,對六大開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這才敢於“現身說法”,欲使六大開秘傳大白於天下,供同好者研習指正。
  根據八極拳老譜的記載,六大開非常簡明,只有字訣(頂、抱、單、提、挎、纏)和歌訣(一打頂肘左右翻,二打抱肘順步趕,提挎合練單揚打,順步繞身便是纏,翻打頂肘中堂立,打開神拳往後傳)。
在六大開的演練中,一般只能看到六個大勢(攔捶、搨掌、虎撲、貼山掌、纏絲崩、猛虎硬爬山)和一趟六大開拳。據此,有的人就以爲六大開沒有什麽高明之處,不過是極普通的幾個文字和拳架罷了,稱不上八極門的精華。“一葉障木林不見,百川灌河笑大方”,六大開並不是想象的那樣簡單。中國武術歷史悠久,門派衆多,各個拳種都有自己最高的功法絕技,它們對外對內都有不同程度的嚴密封鎖。即使迫不得已公之於世,也往往是三言兩語帶過,沒有明師的口傳身授,門徒和大衆只能一知半解,難以領悟要旨。八極拳毫不例外,六大開就是這種情況。
  六大開可以分作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
  理論部分包括“文字傳”和“口頭傳”兩個內容。文字傳就是前面提到的字訣和歌訣,本門弟子背得滾瓜爛熟,武林人士也耳熟能詳。屈指可數的四十八個字能稱之爲理論嗎?能!古人雲“大道至簡”。禪宗“不立文字”,五行學說的核心是“金木水火土”,《易經》的內容是六十四卦,有誰能說它們沒有或不是理論呢?“真傳一個字,假傳萬卷書。”自古以來,拳法豐富多彩,招術變化萬千,生花妙筆也寫不盡其中的奧妙。大師們只能字斟句酌,用最精要的語言概括高超的技藝,再通過現身說法,指點迷律。因此,只有得到耳提面命的弟子,才能通曉本門學說。爲了讓世人了兒解禪宗和修習佛法,智者編寫語錄進行解說;爲了說明萬物的起源和多樣性的統一,哲學家闡述五種物質(水火木金土)的相生相剋之理;爲了探究陰陽變化,歷代學者皓首窮經,連篇累牘地對《易經》進行破譯。六大開的字訣和歌訣也有詳細的理論分析,只是它沒有表達在筆墨上,而是發揮于拳師臨場指教的口舌中,這就是六大開的“口頭傳”。“口頭傳”也可以看作是對“文字傳”的詮釋。因爲口語具有時效性和隨意性,所以口頭傳的六大開理論是否準確、系統及完整,取決於三個條件:第一,傳承的內容是否純真;第二,拳師的素質是否全面;第三,弟子的領悟是否到位。筆者自視基本具備了以上三點,斗膽把“口頭傳”的六大開簡要整理如下。
  六大開是利用人體八大部位(頭、肩、肘、手、胯、膝、足、臀)發力擊打對方的高超技藝。
  1.頂:施用的部位與攻打的目標置於同一水平線上,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一點上,用整勁向前衝撞而出,這就是“頂”。例如,“雙羊頂”是用頭撞;“兩儀頂”是用肘法;“臥立炮”是用拳打;“吃根”是用膝磕。
  2.抱:肢體由外向內攬扣合攏的力量和打法都是“抱”。例如,“砸抱”是用拳頭或前臂;“雲抱”是用肘和手;“圈抱”是用雙掌。
  3.單:凡以單手成勢,借助擰轉伸挺等身法和手法,向不同方位發出劈、抽、掛、挑等勁力和動作擊打對方,都可以算作“單”。例如,“劈山掌”是用掌下砍;“上翻捶”是用拳反砸;“橫單手”是用臂橫掃。
  4.提:它是指用手、膝、足等部位自下而上地猛然擊打對方。例如,“沖天提”是拳與膝合用,同時向上擊打;“挑提”是向上的掌托打再加上腳搓踢;“撣手提”是雙掌向下反抽與足尖向上彈踢相結合。
  5.挎:擰腰坐胯,突發轉體,運用手、臂、肩、腿等部位,向外或向內發出靠、擠、崩、撞的勁力和動作,擊打或摔倒對方都是“挎”。例如,“翻挎”是用肩擠胯靠腿絆臂撥的合力使對方仰面翻倒;“折繮挎”是把拳與肘結合起來擊打對方;“掛塔”是用手的推拉配合腿的外掛,打出合力,使對方俯首撲地,這也歸屬於“挎”。
  6.纏:以腰爲軸,通過手、臂、肘、腿等部位,向上(下)往外(內)施轉纏繞,運用刁、扣、捋、鎖等勁力和手法擊打對方都屬於“纏”。例如,“擁身纏”是借助轉腰旋臂的動作“以圓破直”,化解對方的攻擊,再順勢推撞或崩打對方;“小纏”是用雙掌化解對方的抓捋刁扣,同時擰轉切壓,損傷對方的腕部;“抱肩纏”是以手按臂纏解脫並反擊對方的抓肩。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