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有人聽過大悲拳?
頁: 1 [2]

redsun2 發表於 2014-8-2 06:11 AM

or is it just mean it is sad for someone who got hit by it?<div></div>

tiras 發表於 2014-8-2 03:00 PM

大悲拳

http://www.youtube.com/v/pB6YKrJ_pgo

len34661266 發表於 2014-8-2 09:28 PM

沒有聽過,倒是大悲掌略有耳聞,不知道是不是一樣的東西

PUSH1015 發表於 2014-8-4 04:43 PM

大悲拳   我不知道

不過我有個朋友叫   大杯泉

是因為他很會喝   就啤酒都要較大杯的

本名叫吳永泉   所以綽號   大杯泉

swamp0705 發表於 2014-11-11 04:03 PM

沒聽過,可以講的詳細一點嗎<br><br><br><br><br><div></div>

btxbtxbtxx 發表於 2014-11-16 02:18 PM

納不是武術 是舞術 可視為一種體操
許多動作都是來自太極拳跟太極劍
但卻完全只是一種體操
跟競擊 武打 防身 沒任何相關性
屬於他個人參考太極拳的自創體操罷了

j669988 發表於 2014-12-25 08:44 AM

好特別的名稱,但武術也要靠名人推廣,例如:無影腳就有很大知名度

raruhaha 發表於 2014-12-25 07:02 PM

密宗奇雲大悲拳,全名叫「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拳」,以氣引力,健身修心養性
邊打拳邊唸經還要結手印,被這種拳打到的人應該可以消災解難結善緣

samsg 發表於 2014-12-26 05:33 AM

沒聽過 是不是小說裡面的?

神意 發表於 2015-2-11 04:49 AM

大悲拳是中華武術大拳種之一。始傳於北京,流傳甚廣。大悲拳兼有太極、八卦形意拳的部分身法和手法。要求內外合一,剛柔相濟,強調用意不用力、動中求靜、虛實分明、虛領頂勁、松腰收臀、沉肩墜肘,呼吸與動作相結合。
其特點:動作緩慢、穩重,速度均勻,似行雲流水,講究拳打八方,四正四隅,主要手法有:劈、撩、挑、插、掛、托、穿、搭、搓、戳、削等。
大悲拳,因一直在佛門中口傳身授,故無文字記述。1937年由奇雲和尚(俗名史正綱)口述,李瑞呈執筆,由奇雲和尚的弟子雲庵和尚演練照片,編寫的《大悲陀羅尼拳圖說》,是對該拳最早的文字記述。
奇雲和尚解放前收的弟子為雲庵和李瑞呈(大興武術館館長),解放後收的弟子為崔雅齋法名“覺缽”法號“宏慈”、李玉民和劉世河、吳寶力。六十年代曾在中山公園傳授該拳,從學者有馬有清、李秉慈、苗新民、孫尚儒、段毅培、徐風俊、李道中等人。
大悲拳以佛教中“千手千眼觀音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簡稱“大悲咒”)為依據,按照全經(梵文音譯)84句真言,每句均有一尊護法神相的姿勢與變化,編撰而成,其內容以傳統63式為主要代表套路。有新編的普及套路21式,比賽套路42式和傳統套路改編的84式,128式以及創編 的“大悲功”、“大悲劍”等內容。
大悲拳練身亦練心,且練心勝於練身。行拳中口誦真言、心觀想。手結印。84句真言的前63句合于63段動作,拳式結束靜立默誦後21句,全套拳結束。該拳特點一是柔中帶剛,剛而不僵,抻筋拔骨,內圓外方。二是連綿不斷,節節貫穿,形意相隨,輕柔松緩。三是舒展大方,端莊優美。
現任該拳研究會會長顧明1938年生於山東蓬萊,1972年從師孫智義習大悲拳,後隨蔣玉方學楊氏和陳氏太極拳等。1974年隨李道中再修大悲拳械。1982年獲北京市職工武術邀請賽太極拳組(大悲拳)第二名。在孫智義老師支持下撰寫了《42式大悲拳》在中央電視臺播放。1990年中華醫學音像出版社錄製了《大悲功》教學帶,曾與《健康之友》合辦《大悲功》函授班。還多次到廣東、青海、內蒙古、山東等地傳功,為該拳的推廣做了一定工作。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uiopk456mr13 發表於 2016-2-5 09:14 AM

徐克的笑傲江湖2  東方不敗任我行在苗寨一戰,東方不敗使用大悲掌對決任我行的翻雲手。
頁: 1 [2]